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 。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 。
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 。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 。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 。
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 。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 。
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 。
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
地震自救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 。
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从而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 扼杀”了自己 。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
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
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 。
【地震的小知识 地震小知识总结】
推荐阅读
- 雌雄同体的动物雌雄同体的动物有什么
- 网银跨行转账24小时不到账是什么原因
- 含服的药怎么吃? 含服的药怎么吃
- 端午节快乐与安康的区别 端午节“安康”还是“快乐”,区别在哪?
- 椰子冬天能放多久
- 难忘的元宵节作文600字左右 难忘的元宵节作文600字
- 烤好的蛋挞可以放多久
- 我的黄金首饰上面刻着999是真的吗 买黄金首饰买999还是9999
- 地震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512地震的常识
- 我的前半生语录经典 我的前半生都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