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 , 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 , 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 , 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 。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 可以使人欣慰 , 使人奋发 , 使人向前 。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 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 , 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 , 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 , 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 , 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 , 体验感悟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 , 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 。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 , 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 , 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说或告诫 , 使你至今难以忘怀) 。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交流 。学生6~8人一组围坐 , 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
第二步:全班交流 , 分享体验 。各组推荐或自荐一人为代表 , 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历 , 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 , 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 。(问题提示:(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4)在自己取得成功时 , 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 如:①我感受到交朋友应该真诚 , 不能虚情假意 , 否则不会做长久的朋友;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 , 人生路上不寂寞;③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好朋友;④我希望自己能结交很多朋友;⑤患难见真情 , 难得是挚友;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 , 即教师通过观察、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与交流的情况以及态度如何等 , 进行评价 。
第三步:教师总结 , 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 , 我的生活将是……”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 , 充分想象 , 自由发言 。(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 ,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
(1)思考与交流:看“需要金字塔” , 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 , 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 , 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 , 而友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 , 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教师还要讲清楚封闭心理的危害 ,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友情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会有许多种需要 , 而爱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需要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 都是和友情相联的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 心理在变化 , 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 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 , 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 。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 , 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 , 情绪会变得孤僻 , 长期下去 , 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 , 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 , 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 。)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 没有友情的社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
推荐阅读
- 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教案 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案
-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百度文库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政治期中复习教案
- 初二下学期思想品德教案 初二思想品德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知识点 人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模板
-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例文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本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青春故事教案案例
-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模板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进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