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尤其崇拜的还是项羽,他一身傲骨,或许也是来自于对楚霸王的追崇,他写《乌江吊项羽》、《东阿项羽墓》、《乌江项王庙》,少年时的英雄胆气可见一斑 。
正如前面所说,科举对黄景仁并不友好,五年之间,他三次参加乡试,均未中 。
为了生计,只得辗转各地靠幕僚的微薄收入谋生 。

文章插图
白袷才子,诗名渐盛1771年末,安徽学政朱筠广招天下英杰,二十出头的黄景仁意气风发,入了安徽学政幕,好友洪亮吉也在其中 。
当时朱筠对经学和文献学尤感兴趣,并且十分看重黄景仁,便劝导黄景仁研习经学,黄景仁对此尤为感激,他在《上朱笥河先生》一诗中有句:
诱我力学言如饴,感激真乃零涕洟 。
可黄景仁志不在此,努力一番无所成就,便只好放弃:
羡君乐事故园新,问字谈经大有人 。
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
疗饥字少怜予陋,劝学言温鉴尔真 。
自忖不材终放弃,江潭瓠落寄吟身 。
——《送容甫归里》
固然黄景仁在经学之上没有多少建树,但他却在诗学方面甚是出众,乾隆三十七年,朱筠组织的一个诗歌笔会,让小有名气的黄景仁一夜成名 。
在洪亮吉《仲则行状》中有所记载:阳春三月,风和日暖,诗人们云集太白楼,饮酒赋诗,好不热闹!(黄景仁)年最少,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遍视坐客,坐客咸辍笔 。
在《清史稿·黄景仁列传》中对此事亦有记载:
上巳修禊,赋诗太白楼 。景仁年最少,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成数百言,坐客咸辍笔 。
人群之中,一身白衣的黄景仁,颇有太白风度,一首《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可谓洋洋洒洒,让人惊叹: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 。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
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
......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
一韵俱成,四海皆惊,此时的‘白袷少年’黄仲则,恰如王勃即席赋成《滕王阁序》一般逸兴遄飞,被誉为‘神仙中人’,这也是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刻 。诗歌才情横溢,飘逸洒脱,犹如李白再世 。

文章插图
二十多岁,一夜成名,此时的黄景仁难免心高气傲,可回过头来看这首即兴之作,真能比肩王勃、李白吗,或许并不见得 。
我觉得黄景仁能够如此的出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筠幕中的这些高才极少有人在诗学方面下些工夫,而恰好黄在这方面与那些人比起来最为擅长,于是乎,黄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成为了人群中最亮眼的一位 。加之众人纷纷抄写,舆论造势可谓做到极致,才得以让黄景仁名噪一时 。
名声渐起的黄景仁在朱筠幕中并未像想象中得到太多优待,前面说到,朱筠偏爱经学,对诗歌不甚看重,这也让黄景仁呆的并不那么如鱼得水,想想自己名声在外,如今却混的一片狼藉,万般不平衡之下,不到两年,黄景仁便辞职回家,另寻机会 。
可年少哪知世事艰,黄景仁辗转各个幕府,均未有所成就,那个时期,黄景仁也曾自我怀疑,作诗只能陶冶性情,却难以此维持生计,两年过后,黄景仁再回北京投奔朱筠 。
朱筠也算大度,不予追究,反而提议黄景仁参与编撰《四库全书》,薪水不高,却也算稳定收入 。
1776年,乡试落败后的黄景仁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被赐予二匹缎,任武英殿书签官,任主薄,此后黄景仁在京城也算稍有起色 。

文章插图
落魄无为,万般无奈黄景仁居京城的一段时间,心高气傲极度膨胀,不得不说的则是他的好友洪亮吉 。
黄景仁执意要把老家的家属接到京城来住,可洪亮吉劝他,那点收入维持自己生计尚可,管一家人温饱必定艰难,可黄景仁不听,洪亮吉只得自己出资雇人将黄景仁的母亲送到了京城 。
事实果如洪亮吉所言,此后两年,黄景仁一家在京城过得十分艰难,他在《都门秋思》中写道: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
推荐阅读
- 恋爱大招!咋让12星座男为你改变
- 白羊座在恋爱中是主动or被动
- 天秤座一见钟情的恋爱能坚持多久
- 射手座容易走进的恋爱误区
- 十二星座女不可不防的恋爱禁忌
- 12星座女恋爱最看重对方的哪一点!
- 巨蟹座在恋爱中是主动or被动
- 天蝎座一见钟情的恋爱能坚持多久
- 摩羯座容易走进的恋爱误区
- 双鱼座容易走进的恋爱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