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的习俗及养生食物( 二 )


银耳红枣粥的食疗功效不错,养血补虚,健脾益肝,常食健身 。取银耳60g,红枣30枚,糯米100g,白糖200g,盐少许 。红枣洗净,入锅中煮烂,捞出去枣核,捣成泥 。糯米洗净水浸泡30分钟,银耳放入温水中泡发后,去根蒂撕成小朵 。将煮红枣的汤汁烧开,放入糯米、银耳煮至糯米开花时,将枣泥和糖一起放入煮开即可
鲫鱼
冬天冷气袭人,应选择一些温热性的鱼类 。鲫鱼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具有和中补虚、温胃进食之功效 。此外,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炖汤食用,是补益佳品,适于各种人群食用,特别是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的人,经常吃鲫鱼有益身体恢复 。

鲫鱼豆腐汤是冬季鲫鱼的最佳吃法之一,产妇食用可通乳 。取鲫鱼、豆腐各400克,黄酒15克,精盐、味精各2克,葱3克,姜15克,水淀粉少许,色拉油适量 。豆腐切片用盐水渍5分钟 。鲫鱼抹上黄酒,用盐渍10分钟 。油加热,爆香姜片,将鱼煎黄,加适量水,小火25分钟,再投入豆腐片,调味后水淀粉勾薄芡 。
小寒养生保健的方法
1.小寒养生之起居保健法
《黄帝内经》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
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 。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
2.小寒养生之精神调摄法
冬季易受到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 。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 。
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