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水竟是这样毁掉一个生命( 二 )


减少洗澡次数
可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 , 如隔天一次或每周两次 。 洗澡次数太多 , 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 , 容易造成皮肤瘙痒 , 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减弱 , 反而容易得病 。
不能选择在饭后1小时之内洗澡 , 应在饭后两小时即下顿饭前1小时左右为宜 。 洗热水澡前 , 喝一杯温开水 , 可以补充浑身血液容量 。 空腹入浴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 易疲劳、头晕、心慌 , 甚至虚脱 。
水温适度
水温不宜太高 ,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水温在37℃至40℃为宜 , 水温过高可使浑身皮肤血管扩张 , 浑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 , 易引起心血管急剧缺血 , 造成心血管痉挛 , 倘若持续痉挛15分钟 , 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假如是大面积心肌梗塞 , 就有猝死的危险 。
洗澡最好用香皂涂身
大家找到香皂是除酸和油脂的东西 , 那么身上的基本都是酸性的和盐性的和脂性的东西 , 香皂刚好恰到好处 。
洗澡最好泡澡
泡澡的好处就是让你身体和外界的水保持一定的平衡 , 水温不能过高 , 也不能过低 , 40度算合适 。 先泡10分钟最好 。
洗澡后先把头部擦干净
洗完后身上大致的都擦一遍 , 然后再深度的把头部擦干净 , 因为天冷的话 容易感冒 。
洗澡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
身体的机能是有一定均衡性的 , 所以不能泡的太久 。
洗澡后不穿带潮气的衣物
湿衣物穿在身上很容易滋生细菌 。
洗澡后要喝水补水
水是最好的象征 , 多喝水可以补充洗澡时走时的水分和热量 。
洗澡后过1小时后睡觉
洗澡时 , 身体的细胞很活跃 , 包括神经系统也是 , 所以不能急着过早睡觉 。
起床后勿洗澡
早起后洗个澡 , 可以促进大脑兴奋 , 保证一天精神振奋 , 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 , 很容易发生晕眩 , 甚至低血糖性休克 。 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 , 血管扩张 , 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 。
正确做法: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
睡觉前勿洗澡
热水会使体温迅速升高 , 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 , 如果洗完立刻上床 , 会令人难以入睡 。
正确做法: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 如果只能在睡前洗澡 , 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 。
不可使劲搓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 , 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 , 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 使劲儿用搓澡巾搓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 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 , 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
正确做法:建议勤洗澡 , 而不是“攒着洗 , 用力搓” , 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 , 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
沐浴露不宜多
沐浴露一次挤很多 。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 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 。 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 , 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 , 就会与钙、铁结合 , 残留在皮下组织中 , 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 另外 , 沐浴液中还有一种抗氧化剂BHT , 当这种物质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 也会变得异常活跃 。
正确做法: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 , 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 , 如果身上不脏 , 只用清水更好 , 洗后最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
洗前热热身
如果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 , 巨大的温差会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 , 这对于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危险 。 如果再加上通风条件差 , 就会引发头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
正确做法:刚从户外归来不宜立刻洗澡 , 冷天洗前要做5分钟热身 , 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
结语:洗澡时的注意事项也是有很多的 , 所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事情 , 只有将自己的身体保护好了才最重要 , 洗澡虽然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 但是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 记得规避一下 , 上文中给大家介绍的一些 , 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