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 近期有相关新闻报道 , 在某地区正开展了一场活动 , 以纪念端午节为主 。 其中花式空竹、舞龙、莲湘舞等一系列非遗绝活令人应接不暇 , 这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 , 更传承了传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 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深厚内涵 。 其中 , 端午节除了要通过表演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挂鸭蛋等方式进行纪念之外 , 端午节还是一个重要的防病养生的重要时段 。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支个招 , 只要在端午节的时候注重几件事情便能够轻松防病 , 还能补人哦!那么 , 该如何进行端午节养生呢?想要了解的朋友赶紧看过来!
一、端午做好这些事情能防病养生
1、保持稳定的情绪
【端午做这事竟能轻松防病延寿】端午时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 , 再加上端午节中天气已经相当炎热起来 。
所以人们的心情也会跟着烦躁起来 , 而这便会使得正常的气血运行出现不通畅 , 于是人体出现胸闷、心悸、忧郁等不适都是很正常的状态 。
中医认为:过度忧郁易致气血淤积 , 且怒伤肝、忧伤脾 。 所以如果压抑郁闷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纾解 , 便很容易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 并可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
所以说 , 在端午这天 ,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进行身体的调养和进补 , 从而能起到不错的防病养生的目的 。
其中 , 有这么一个习俗:“五月初五采五加 , 酿五加酒” , 所以在端午节这天 , 对于一些喜爱喝酒的人而言不妨喝点五加皮酒 , 能有效的滋补肾脏、强壮筋骨 。
中医认为 , 五加皮的药主要用于治疗疝气、腹痛等不适 , 因此 , 对于一些有此不适症状的人便可以多喝一些 , 既可以享用醇香的美酒 , 还能防病 , 一举两得!
2、吃粽子有讲究
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人多年来秉承的习俗 , 虽说吃粽子是很好的味蕾享受 , 但是吃粽子也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 否则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危害 。
首先粽子属于主食 , 一日三餐都可以食用 , 其中早上起床之后 , 人们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 胃口差 , 而此时吃点粽子便是不错的选择 。
温香的粽叶味 , 能瞬间激起你的食欲 , 同时香软糯口的米粒还能对胃部进行有效的滋养 , 吃起来还十分的便捷 , 让你更加欢愉的面对新的一天 。
另外 , 现在的很多粽子馅也有很多新鲜的花样 , 其中花生、红枣、蛋黄、肉等五花八门 。
虽说在选择和口感上得到了较好的满足 , 但是 , 要想更好的维护身心健康 , 我们不仅要吃的好 , 更要吃的健康 。
其中对于肉、蛋黄的粽子 , 在食用的时候最好不要冷吃 , 而是应当放入微波炉加热后食用 。
否则生冷的粽子不仅使得糯米变硬失去了软和之感 , 同时对于一些消化道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
并且对于一些消化力不是很好以及内火较旺的人还是选择一些清爽的红枣粽子食用 , 以免造成上火症状及加重肠胃负担 。
另外 , 即使粽子再好吃 , 也有度 , 千万别餐餐以粽子来饱腹 , 而减少其它食物的摄取 。
因为粽子一般只能为人体进行淀粉、油脂、糖分的补充 , 单一吃多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 而如果搭配点时令蔬菜或是水果食用 , 不仅能有效的均衡营养 , 还能轻松惬意的过个安稳的端午节 。
另外 , 在端午时节的饮食状况也许格外注意 , 我们需要以清淡为主 , 少吃一些温热、辛辣的食物 ,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当的损伤 。
3、备点雄黄酒
雄黄酒是端午时节的美酒 , 早在古代 , 就有家家户户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 , 有些不会喝酒的女性也会抿上几口 , 而大人们则会用手蘸点雄黄酒在孩子的耳鼻等部位 , 以此起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
雄黄酒的主要成分硫化砷 , 并含有微量的汞 , 具有一定的毒性 , 所以即使饮用雄黄酒也只是在白酒或者是自己酿制的酒中加入微量的雄黄而成 。
并且每次一定要严格控制雄黄所摄取的量 ,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危害 , 反而得不偿失 。
所以 , 相比饮用雄黄酒 , 利用涂抹的方式也是更好的选择 。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 , 雄黄性温、味辛 , 具有极好的除湿、消毒、灭菌 , 所以在肚脐、鼻、耳处适量涂抹点雄黄酒 , 能起到极好的杀菌和消毒的作用 。
但是 , 雄黄能从皮肤中吸收走 , 所以不能大面积涂擦 , 以免对肌肤产生不良的损伤 。
推荐阅读
- 七月,事业运最好的星座
- 塔罗近期自己的大事,你最近面临的变化!
- 安装桑拿板吊顶的注意事项
- 李文亮医生 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
- 在乘坐飞机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飞机上能带多少液体
- 【健康知识】地瓜黑心了怎么回事 地瓜黑心了还能吃吗!
- 【养生知识】生蚝苦味是怎么回事 吃了发苦的生蚝会中毒吗!
- 养生常识 做好这件事全年不易生病
- 【养生常识】冰箱冷冻的冬枣能吃吗 冬枣从冰箱拿出来变红了怎么回事!
- 飞机创始人莱特兄弟的小故事 飞机的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