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这器官过大竟吓呆众人

这个世界千奇百怪 , 各种各样的疾病围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 有些病甚至都没听说过 , 但是一旦得上这些毛病将会是痛苦不堪 , 比如说戈谢病 ,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个啥吧 , 这也是属于重大疾病中的一种 , 典型症状就是会导致脾脏肿大 , 怎么回事呢?来一起看看 。 >>>肝不好的人身体这物特别多
49岁女子肚子大得像怀双胞胎 , 其实是巨大脾脏 , 原因在于患了一种罕见病 。
近日 , 王女士住进病房 。 在她如孕40周的肚子里 , 孕育的不是一个新生命 , 而是肿大的脾脏 。 原来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病——“戈谢病” , 目前浙江省确诊仅14例 , 全国确诊患者仅300余例 。
一年治疗费需200万元
王女士49岁 , 是宁波人 。 8年前 , 她发现腹部开始隆起 。 难道怀孕了?检查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 。
然而 , 肚子越来越大 , 四肢却更纤细 , 人总是没力气 , 同时还伴有严重的贫血 。 王女士先后到宁波、上海等多家医院就诊 。
检查结果发现 , 隆起的肚子里装的是肿大的脾脏 , 并且在骨髓中找到了大量戈谢细胞 , 葡萄糖脑苷酯酶严重降低 , 王女士被诊断为“戈谢病” 。
2014年 , 王女士经人介绍到浙大一院就诊 , 因为浙大一院是浙江省罕见病指定医院 , 设有罕见病专科 。 接诊她的是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郑伟燕副主任医师 。
郑伟燕医生告诉采访人员:“戈谢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脂质贮积症 , 因体内缺乏一种酶 , 导致葡糖脑苷脂酶的催化功能和稳定性下降 , 使大量的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肺和脑组织蓄积 , 导致受累脏器肿大 , 功能异常 。 ”
对于王女士病情来说 , 最有效的方法是酶替代疗法 , 而这种疗法的特效药非常昂贵 , 一年的药费在200万元左右 。
切除的脾脏重达10公斤
这对于不够富裕的王女士一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 因此 , 8年来 , 她只是输输血、止止痛 , 腹部越来越肿胀 。
到了今年4月 , 王女士已病入膏肓 , 全身疼痛 。 巨大的脾脏顶到了胸腔里 , 使她根本躺不下来 , 彻夜坐在椅子上 。 用她丈夫的话说:“再等下去 , 就是死路一条了 。 ”
走投无路时 , 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蔡真教授综合评估后表示 , 能最快改善症状的是脾脏切除 。 但此时王女士的心肺功能欠佳 , 手术风险极大 。 郑伟燕医生申请了浙大一院MDT中心 , 协调多科专家一起为她进行会诊 。
不久前 , 王女士接受了“脾切除术” , 切除的脾脏重达10公斤 , 相当于两个刚出生的正常宝宝 。 脾脏切除后 , 王女士的体重从52公斤一下降到了37公斤 。
术后 , 王女士胸闷、腹胀等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 , 她终于能够平卧休息 , 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
王女士挺过了手术关 , 但接下来的治疗还有很长的道路 。 不过 , 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 , 2016年戈谢病纳入了浙江省医保 , 她已经能用上2万元一支的特效药 。
戈谢病(GD)即葡糖脑苷脂病 , 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 , 为染色体隐性遗传 , 是溶酶体沉积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
葡糖脑苷脂是一种可溶性的糖脂类物质 , 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 , 在人体内广泛存在 。
由于葡糖脑苷脂酶的缺乏而引起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而发病 , 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
戈谢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 。 犹太人群发病率较高 。 我国在1948年首次报道以来 , 各地均有报告 , 尤其河北、山东、河南及辽宁病例报告较多 。
戈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致病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 。 目前发现位于染色体1q21的GBA基因点突变 。
GBA基因可见到错义突变、剪接突变、转移突变、基因缺失、基因与假基因融合等 , 导致葡糖脑苷脂酶的催化功能和稳定性下降 , 使大量的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肺和脑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中蓄积 , 形成典型的戈谢细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