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表通常包括检查项目、内容、回答问题、存在间题、改进措施、检查措施、检查人等内容 。
5.安全检查的形式
①定期安全检查 。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施工项目自检宜控制在7~10天 。班组必须坚持日检 。季节性、专业性安全检查,按规定要求确定日程 。
②突击性安全检查 。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
③特殊检查 。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叫特殊安全检查 。
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
6.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 。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 。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三定“和“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
“三定”指的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 。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 。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 。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外界支援以尽快整改 。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
四、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
1.制定作业标准,是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
①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 。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的原则 。
②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 。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 。
③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尽量减少使用工具、夹具次数,以降低操作者熟练技能或注意力的要求 。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 。
④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和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 。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 。
2.作业标准必须考虑到人的身体运动特点和规律,作业场地布置、使用工具设备、操作幅度等,应符合人机学的要求 。
①人的身体运动时,尽量避开不自然的姿势和重心的经常移动,动作要有连贯性、自然节奏强 。如,不出现运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动作不受限制;尽量减少用手和眼的操作次数;肢体动作尽量小 。
②作业场地布置必须考虑行进道路、照明、通风的合理分配,机、料具位置固定,作业方便 。
推荐阅读
- 国家规定装修施工时间
- 软装与硬装的区别
- 广州穗监施工机具检测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 工地肋骨骨折赔多少钱
- 7篇 安全教育主题讲话稿(建筑工地安全教育讲话稿)
- 2021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 施工员有分专业吗 施工员有分专业吗?
- 实施工程师是什么工种 实施工程师是什么
-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安全生产费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区别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