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又称什么 中秋节的别称有哪些


中秋又称什么 中秋节的别称有哪些

文章插图
1、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2、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3、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
4、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 。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 。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 。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
5、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
中秋节(别名:仲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英文名: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女儿节、八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
1、仲秋节
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
2、女儿节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不过只在南京地区流行 。因为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
3、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又叫“迎新谷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仡佬族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因为这是仡佬族族人迎接丰收的节日 。
4、拜月节
拜月节的叫法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5、祭月节
【中秋又称什么 中秋节的别称有哪些】在古时候,每逢中秋节夜晚,都要举行祭月活动 。在月下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等祭品 。红烛高燃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人切开团圆月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