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蛞蝓之间蓝色的花是什么,蛞蝓蓝色的花是什么?

蛞蝓蓝色的花是什么有着蛞蝓外表并长着蓝色花的动物是海蛞蝓 。
海蛞蝓(海蜗牛)是一种裸鳃亚目的多颜色海栖腹足纲软体动物,没有贝壳,一般为白色和淡蓝色,陀螺形,表面光滑没有厣 。触角分叉,眼几近退化 。这种动物的足部能够分泌出粘液而形成浮囊,它就是借助浮囊过着与众不同的即逍遥自在又充满风险的浮游生活 。所产的卵也是依附在浮囊下面,随着母体飘浮,在旅途中孵化 。海蜗牛在潮流的作用下过着飘浮各地的流浪生活,在远洋途中它通过拟态和保护色来达到防御敌害的目的,那蓝色的皮肤和大海混为一体,使敌人很难发现 。

两条蛞蝓之间蓝色的花是什么,蛞蝓蓝色的花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得像天牛的昆虫——硕步甲,也有两条长长的触角,却专门捕食双翅目昆虫及蜗牛、蛞蝓等小型软体动物,是一种农田的益虫 。
硕步甲成虫体长一般3-4厘米,体宽1-1.4厘米,栖息在枯枝落叶、松土或杂草丛中,硕步甲最为明显的就是体色,其背上小盾片是蓝紫色的,也有些是其它色的,都闪着金属光辉,加上背部雕刻状背纹,一看就是非凡的物种 。
为什么菜根部有蓝色蓝色颗粒是一种农药,四聚乙醛 。商品名又叫:密达、灭旱螺、蜗火星、梅塔、灭蜗灵 。主要用来消灭蜗牛、蛞蝓等软体虫害 。
特别在南方,潮湿环境容易滋生蜗牛,它们会顺着露水爬上蔬菜 。
不仅是蔬菜,水稻、棉花、烟草都会用到四聚乙醛 。
四聚乙醛会混合其他成分制作为农药(四聚乙醛通常含量为6%~10%) 。商家配方不同,除了常见的蓝色颗粒,还有绿色甚至是红色的颗粒 。
2、经常使用在哪些蔬菜?
蜗牛最喜欢吃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的有小白菜、大白茶、油麦菜、上海青、菜心等等 。
3、是不是禁药?
四聚乙醛在我国大范围使用,并不是禁药 。
国外也有使用,比如美国、欧洲 。
4、毒性有多大?
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四聚乙醛为中等毒性杀螺剂 。
?
换算一下,四聚乙醛的每日由口摄入2.5g以上是很危险的(经口半数致死量) 。
考虑到每日的累计效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四聚乙醛的ADI(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01mg/kg,一个体重为50kg的常人,每日最多摄入0.5mg 。
?
如果每人每天吃0.5kg蔬菜,不洗干净的话,很容易超标 。
国家标准里也规定了主要施药蔬菜的最大残留限量 。即使是限量最大的普通白菜,也只有3mg/kg 。
上次洗菜时发现的蓝色颗粒,目测就肯定超过1g,按照四聚乙醛6%的含量,也有0.06g=60mg,ADI与最大残留限量肯定超过了国家标准 。
5、菜上为什么会残留四聚乙醛?
四聚乙醛在水里的溶解度低,一般是用悬浊液喷洒,或是干粉喷洒后再用水冲 。
6、为什么要用四聚乙醛?
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农药,也就是说对蜗牛等软体动物非常有效,对水生生物、人畜等毒害相对较小 。
植物吸收得少,且降解快 。根据“四聚乙醛在烟草上残留”的研究报告,在4天左右吸收达到峰值(小于0.22mg/kg),21天已降解为峰值的十分之一 。
四聚乙醛本是固体燃料,1937年发现其有毒杀功能,慢慢取代了剧毒的砷酸钙、醋酸铜合亚砷酸铜,在防止软体动物对农作物危害上起到重要作用 。
适量使用,施药距离收割足够长时间,清洗充分,四聚乙醛相对而言是安全的 。
国家标准都在那里,但执行不到位,标准就是形同虚设,更没有安全可言 。
比如刚喷洒没几天就收割上市,买回来又没有洗干净,对身体的损害显而易见 。
蔬菜如此,茶叶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
【两条蛞蝓之间蓝色的花是什么,蛞蝓蓝色的花是什么?】我国标准,比如国标、农业部公告,合计有47种农药限制使用或不得使用于茶叶,欧盟标准则规定了超过474项农药在茶叶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国内外的标准差了10倍 。
不但如此,根据国际公益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2016年中国茶叶农残调查报告》:
60%常规茶样品检出违禁农药 。85%常规茶样品检出农残或污染物超过欧盟标准 。45%常规茶样品含有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毒”级别农药 。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相比2012年没有明显改善 。
里面的12个品牌、20份常规茶样均来自于大品牌,情况尚且如此,街头巷尾的“三无”茶叶的结果估计更为触目惊心 。
蔬菜上的四聚乙醛可以洗,但茶叶里的农药可不仅是难溶于水的四聚乙醛,况且茶叶要冲泡,没办法洗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