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公布 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方案发布


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公布 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方案发布

文章插图
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公布
北京汛期降雨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短时雨强大等特点突出,由降雨引发的积水内涝逐渐成为“常态化”风险 。为努力实现积水内涝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的思路转变,继续加强积水内涝风险防控,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积水内涝风险的理解,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首次完成了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直观展示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风险分布,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由于积水内涝风险研究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此次发布的风险地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望各单位部门、社会公众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积水内涝风险研究工作开展 。
本次发布的积水内涝风险地图主要针对下凹桥区、市政主干道路等易产生积水内涝风险的区域,通过梳理近十年积水内涝风险点台账,同时辅助水文水动力模型、大数据统计等技术,采用“风险分布图+信息列表”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形成覆盖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回龙观天通苑区域积水内涝风险地图,面向社会公众发布使用,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模型的有限性以及城市建设变化的影响,难以精准覆盖全部风险情况,图中所列的积水内涝风险仅涵盖了历史上发生过或通过模型模拟的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风险,仅作为汛期积水内涝风险提示的参考工具之一 。
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前期充分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目前该成果通过市水务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发布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积水内涝风险分析工作,逐步提升为社会公众提供精准服务的能力 。
一、发布依据
(一)政策文件
1.《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
编制内涝风险图,探索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和灾害风险区 。
2.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21〕6号)
完善预警机制 。完善积水内涝监测、预报预警发布与响应机制,利用微信、微博等及时向市民提供雨天出行和道路积水预报预警服务 。(市水务局、市应急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气象局、市排水集团配合)
3.《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防汛减灾发展规划》(京政汛发〔2021〕5号)
【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公布 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方案发布】高效提升防汛指挥调度 。加强城市运行状态信息共享,结合城市运行图,制作市级、区级风险地图和力量布防图,科学研判可能发生的风险,实行扁平化、点对点指挥协调和风险防范管理 。
4.《北京市2022年防汛工作要点》(京政汛发〔2022〕2号)
精细编制城市风险地图 。结合城市历史内涝情况,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梳理城市低洼处、下凹式立交桥、铁路桥涵等易积滞水风险点位,逐步制定大概率灾害、大影响灾害风险清单,提高防灾的精准度 。(责任单位:市防汛办、各专项分指、各区防指)
5.《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京办发〔2021〕27号)
增强城市空间布局安全 。深入开展本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和地下结构探测分析,统筹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空间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与防控措施,识别与划定各类灾害风险区 。
(二)技术标准
1.《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
城镇内涝定义为:“城镇范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雨水设施消纳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的现象” 。
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2021年版)》(GB50014-2021)
规定了“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条件下,城镇排涝能力满足标准规定的积水深度和最大允许退水时间时,不应视作内涝;反之,地面积水深度和最大允许积水时间超过规定值时,判为不达标” 。
3.《城镇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DB11T 969-2016)
规定了“以北京市水文手册设计暴雨图集确定的时段降雨量推求的设计降雨过程,可用于城镇涝水汇流计算及排涝河道设计流量计算” 。
二、主要技术方法
本次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系统收集整理了历史积水内涝点信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模型模拟等多种风险分析方法,选取了多个典型国内外商业模型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洼地分析模型,同步开展积水内涝风险模拟,并提取积水内涝风险点 。多模型模拟结果互为验证、互为补充,融合多模型模拟结果,形成了积水内涝风险地图,为城市运行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积水内涝风险防御参考依据,辅助市民汛期安全出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