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雷锋事迹(从“傻子”到被称为活雷锋)
本报采访人员陈
第一条道路是李雪花在1996年修建的 。本文图片本报采访人员陈
25年过去了,40多岁的李雪花还住在老房子里,但附近十几个村的同村路每年都在变多 。一次偶然的“互帮互助”让李雪花在接下来的20年里如获至宝,在江西省南昌县塘南镇的十几个村子里相继修建了通村路,这些路都是他自费修的 。
李雪花出生于1964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党员 。1996年,三十多岁的李雪花在路边遇到一辆满载化肥农药的农用车,被卡在泥里翻了 。车上的大部分化肥因为被雨水浸泡,只能被浪费掉 。当李雪花上前帮忙催肥时,他看到主人神色焦急却又无可奈何,这让他深有同感 。"要是村里的路能修好就好了 。"
晚上,李雪花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他拿出一万多元给家人盖房子,买了钢渣、砂石,雇了一些临时工 。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村口修了一条1000多米的碎石路 。
这条路只是李雪花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总是有附近的村民找到他,希望能帮助他们村里修路 。李雪花说,这么多年来,他不记得自己修建了多少条道路 。他只记得,20多年来,他的大部分金钱和精力都花在了修路上 。“唯一遗憾的是,我的妻子和孩子和我一起吃了很多苦 。”
自从疯狂修路以来,李雪花在村民口中的绰号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大家都叫他“马路白痴” 。后来有人骂他是傻子,甚至有人质疑他作秀 。直到很多年后,邻近的八个乡镇的人才称他为活雷锋 。
【从“傻子”到被称活雷锋 活雷锋事迹】
蔡佳村是李雪花打造的品牌 。
走出困境:自费修路20年,村民报名致谢 。
南昌县塘南镇蔡佳村门口路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感谢李雪花,我有义务为村民修路,帮助他们奔小康” 。招牌旁边是一条水泥路,是他25年来修建的众多通村公路之一 。
汤南镇丰村村民李雪花今年57岁 。要说他修路的经历,还得追溯到1996年 。据当地一位村民回忆,当年3月,李雪花在县城遇到一位开着农用三轮车拉化肥的村民 。因为村里的路很泥泞,到处都是水坑,他看着三轮车陷进泥里,翻了个身 。司机从泥水中爬起来后,看上去很焦虑 。尽管他受了伤,他还是把一袋袋肥料放进了车里 。李雪花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帮他一起运肥料 。
村民们说,这件事发生后,李雪花找到临时工在村口开始修路 。一个月就完成了 。当时村民并不知道李雪花修路的钱原来是他用来盖新房的 。
3月17日,李雪花向本报(www.thepaper.cn)回忆,当年他32岁,已经结婚生子,一家人住在一栋老房子里,那是他上世纪80年代花2000多元从另一个村民那里买的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他攒了几年钱,最后凑了一万多元,重新盖了一套新房 。
化肥车翻车事件后,李雪花改变了主意 。晚上,他和妻子熊商量,想用建房的钱在村里修一条路 。他说自己在鹤峰村长大,村里的泥路被村民抱怨了很多年,但他也无能为力 。“我当时就想,既然手里有钱,为什么不能用来修路?”
熊起初并不知道有义务修路 。她丈夫骗她说修路可以赚钱,所以她同意了 。夫妻俩决定先修路,推迟盖房子后,第二天,李雪花去附近的钢厂买钢渣,然后去采购砂石,每天以30元的价格找到十几个临时工 。李雪花的道路建设计划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
按照李雪花当初的预算,他用来盖房子的一万多元可以修村口1000多米的村道,但20多天后,他发现还是超出了预算 。无奈之下,李雪花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 。他还记得,当他找到妹妹,告诉她他用盖房子的钱自愿修路时,她脸上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说经过一顿臭骂,我姐姐终于把钱借给他了 。
就这样,李雪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全资拥有”了鹤峰村的第一条砂石路 。李雪花说,当时他没有想太多 。他只是想帮助村民摆脱困境,摆脱泥路 。就连他也没想到,这条路一旦修好,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在接下来的20年里,道路建设成了他的“主业” 。
和他的妻子熊 。
坚持:搬砖头打零工,挣钱修路 。
第一条路建成后不久,李雪花就不得不面对如何向妻子解释的问题 。当熊问他修路后如何盈利时,他低下头,简单地回答了一句“强制修,没钱”,然后夫妻大吵了一架 。多年后,熊仍然认为她无法理解丈夫对她说的“弥天大谎”,但她说即使她不理解,道路已经修好,她也只能跟着他走 。
推荐阅读
- 人怎么又会“犯太岁”? 什么是太岁
- 关于“双排轮滑 双排溜冰鞋
- 如何选购和搭配欧式家具
- 床上用品四件套选购注意事项
- “三级警监”相当于少将还是上校? 三级警监是什么级别
- 欧式家具怎样选购和搭配
- 欧派橱柜尺寸有哪些?
- 温馨更舒心 维意定制家具
- “画蛇添足”中,讲了哪些大道理 画蛇添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龙的起源从何而来 龙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