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五 )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清 吴让之刻 雪泥鸿爪
人生虽然会面临各种不幸,一定要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即便像赵之谦,在万念俱灰后,心中犹存着“立志报国”的一口气,印文中就有“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等 。对于书画家印人来说,留下更大量的作品,不枉人间走一遭,“雁过留名,人过留名” 。吴让之所刻“雪泥鸿爪”即有此意 。印文内容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以?应似飞鸿踏雪泥 。”对于书画家印人来说,作品是更好的寄托,也是更好的记忆 。吴让之印风做到了平中见奇,是真正的“以书入印”的典范 。印面处理大巧若拙,需要留心的细节是弧度之美,每一之中皆又一笔或两笔存在一定的鼓凸,使得印面变得跌宕,意味深长 。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清 伊秉绶 壬申小雪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清 伊秉绶 甲子小雪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清 伊秉绶 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庚申年小雪
伊秉绶有三件不同年份“小雪”创作的作品,按照时间先后分别在庚申(1800)小雪、甲子(1804)小雪、壬申(1812)小雪 。两件行书竖幅 。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竟然有几种字体,实属罕见,且不是“杂糅”搭配,而是渐次变化,开始是严谨的楷书,而后是行书,最后是草书,款字又是楷书 。这种写法,没有第二人!伊秉绶笔墨之奇趣,尤其可见 。大字行书“凤凰不触纲,勇士不受赏”其实也是一种“杂糅”,如两个“不”字一行一草,“纲”字近楷而“触”字为草,款字中“壬申”二字,一草一篆,既有强烈对比,又非常和谐 。从这件隶书对联来看,伊秉绶不愧为大师手笔,极具“现代感” 。隶书中有楷意,最典型的是“可”字出钩 。隶书有“楷意”原本是“大忌”,却成就了“异趣” 。隶书大字和行书落款的对比也出人意料,局部的“密”和整体的“疏”,具有生动的“形式感” 。这才是真正的“有意味的形式”!归根结底,“形式”必须有内涵的支撑 。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近代 吴昌硕 去思图 横幅,甲申小雪
吴昌硕有两件篆书横幅作品,一是40岁所作“去思图”,款记:“光绪甲申小雪后数日,安吉吴俊篆于吴下铁函山馆 。”篆书仍在探索过程中,款字见魏碑风韵 。一是77岁所书“既寿永康”,款字有“庚申小雪节,偶摘汉砖文字,而笔意欠古,可笑也 。”这件晚年作品与伊秉绶的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相隔120年 。暮年风格已经形成,却仍不满意,可见大师的求索之心 。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近代 吴昌硕 既寿永康 横幅,庚申小雪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近代 吴昌硕刻西泠印丐,甲申小雪
吴昌硕另有两方印章 。甲申小雪刻“西泠字丐”,时间和“去思图”篆书横幅在同一年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印风比书风早熟 。吴昌硕的字七十岁后方进入从容之境,印章四十岁时便自立门庭 。边款记:“甲申小雪先五日,为邕之司马仿照汉 。时同客吴下 。仓石吴俊记于柳巷之四间楼 。”当时有“海隅三丐”一说,吴昌硕自称印丐,高邕自封书丐,韩国人闵泳翊呼为兰丐 。吴昌硕将自己称为“丐”,接地气,吃百家饭,一手艺人耳 。大师的心态可以咂摸一下 。在后人眼中,吴昌硕贵为一代宗师,必定是前呼后拥,日进斗金 。其实这是以当下的状况来反推 。真实的情景未必如此 。读此印,不仅想到“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1644年就是甲申,李自成进入北京 。道光四年(1824)也是甲申年,时间过了十几年,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历史转折点 。“天籁阁藏”是缶庐83岁作品,去世前一年,边款记:“篆法谨严,酷类琅琊石刻 。老缶落墨,时丙寅小雪节,令臧龛呵冻制此 。”风格苍茫老辣,为典型的石鼓文风格 。此印实是父子二人完成,吴昌硕篆字,儿子吴涵代刀 。
类似曹操传的战棋游戏  类似草草鸟事

文章插图
近代 吴昌硕刻 天籁阁藏,丙寅小雪
丁佛言在小雪之日也没有闲着,有两件作品可观 。一为丙寅小雪临《鄂侯驭方鼎》 。《鄂侯驭方鼎》风格近《墙盘》 。丁佛言临之,多采用长笔,尤其是执行官上方笔画夸张,使得重心上移,夸张稚拙,自践新意 。一为乙丑小雪临《秦诏版》 。诏版以方笔居多,较之工稳的小篆,因为凿刻多了生拙之趣 。丁在临摹中加入了圆转之意 。这种圆转乃几何线的“圆”,故有“焊接”之意味,字形各呈其态而又浑然一体,殊为不易 。两件临作一气呵成,说明作者的金石文字功夫很深 。同时也证明了一点,临创之间不存在界限,更不是鸿沟,只有顺利转化,方能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