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的习俗及来历( 二 )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习俗及来历】小寒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 。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 。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
传到民间后,流传至今 。
腊八粥的食材有很多,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il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攘、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并不加入 。
小寒节气的由来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
这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我国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 。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 。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 。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
小寒时节,除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在冬前浇好冻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林作物冻害的重要措施 。当寒潮成强冷空气到来之时,泼浇稀粪水,撤施草木灰,可有效地减轻低温对油菜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地可用作物秸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档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 。遇到低温来临再加厚覆盖物作临时性覆盖,低温过后再及时揭去 。大棚蔬菜这时要尽量多照阳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气,棚外草帘等覆盖物也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缺乏,天晴揭帘时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抽而引起枯梢和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 。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 。

小寒吃什么食物
土豆
在小寒的时候建议大家吃点土豆,虽然说土豆我们都很常见,但是实际上它的营养是非常好的 。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在冬季的时候常吃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缓解便秘的效果 。另外还能养护心血管,预防动脉硬化哦 。
山药
山药是滋补佳品,在小寒的时候吃一点也是很不错的 。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以及多酚类物质,能帮助滋补脾胃,提升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另外山药中的黏液蛋白也比较多,能帮助降低人的血糖,常吃山药,还具有预防前列腺疾病的效果 。
萝卜
冬季的时候常吃一些白萝卜是非常好的,这点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 。萝卜中含有的维生素C比多数的水果都要高,而且萝卜中还含有钾元素和镁元素等矿物质 。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提升人的体质,帮助人体排毒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
苤蓝
苤蓝对胃病有治疗作用,能促进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同时因为富含维生素E,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苤蓝不宜炒得过熟,多以生拌或榨汁食用 。在北方,多用苤蓝制作咸菜,但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 。
苹果
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微咸,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 。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冬季食用适合不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