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未必佳文言文翻译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翻译( 二 )


人分等级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 , 管秋阳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伴一路同行躲避战乱 。粮食吃完了 , 管秋阳就对弟弟说“我们如果不吃你的同伴 , 三个人就得一起死”于是兄弟二人杀了同伴 , 最终活了下来 。
这事无论是发生在古代还是现代 , 都是毁三观的 , 然而孔融却不这么认为 , 他却说:
“三人同行 , 两人聪俊 , 一人底下;饥年无食 , 谓宜食底下者 , 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也就是说在孔融眼里 , 下等人就像是猩猩、鹦鹉一样 , 不过是会说话的鸟兽 , 在饥荒没东西吃的时候 , 聪俊的人吃了下等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
狂妄自大 , 言语刻薄
孔融的狂妄自大 , 即使为官多年仍好逞一时口舌之快 , 毫无政治智商 , 并且常常言语刻薄挖苦曹操 。当时曹操灭掉了袁绍 , 见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之色后 , 便将其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 , 在那个三国乱世的时代 , 女人永远都是政治家的附属品 , 当时人早已经见怪不怪 , 但是孔融讽刺道:“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
我们都知道 , 武王伐纣之后 , 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杀了 , 但是孔融却偏说周武王将妲己赐给了周公 , 于是曹操不解的问道:“出于何典?” , 孔融笑道:“以令度之 , 想当然耳” 。
孔融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你曹操的例子想出来的 , 没有典故 , 想当然!这是对曹操 *** 裸的讽刺 。

大未必佳文言文翻译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翻译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因为我们可以重温历史 。我们就是要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华 , 吸取经验教训 , 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 , 继续前行 。
所以 , “小时了了 , 大未必佳”百科给的另一层解释是:
说明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 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