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圆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亲如果完全信任孩子,从不用负面眼光看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而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 ***。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 。深究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几乎都可以看到家长的错误管制及游戏之外的问题 。
【大致和大概的区别大致】

文章插图
教育和其他事情的更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 。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当然有可能取得一些眼前效果,但是否隐含着更久远的问题呢?
我听某著名大学一名学生跟我讲,他班里有一位男同学,高考成绩非常高,人也很聪明,但入学之一年就出现挂科现象,整天疯玩电游 。到二年级开始不去上课,老师做工作也没用,他父亲到校陪读四个月,当爹的每天晚上就在宿舍把三张椅子拼起来睡觉,极为辛苦,亦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儿子的状态 。男同学留过一级后,仍然不能完成学业,学校只能对其进行劝退 。这个男同学曾对宿舍同学讲,他现在其实并不喜欢电游,上中学时是真喜欢玩,但父母一直对他管得太严了,尤其高中几年,请来的家教老师占满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没摸一下电脑,也没有任何其他娱乐,他现在只想把所有失去的玩耍补回来 。
分析这个男孩子的情况,“补回来”只是他自己所能归纳的原因 。真正让他无法完成学业的,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积压在内心所形成的巨大反弹力;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练习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 。他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

文章插图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 。爱的更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 。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 。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 。尤其对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 。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 。孩子的好与差,不在于管或不管,而在于环境变态不变态 。不正确的管制,本身就是变态的一种,比不管还要糟糕得多 。
我知道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纠结一段时间后,感觉无能为力了,就满脸失望地说“不管”了 。这是对“不管”的误解 。不管和放弃关爱一点关系都没有,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地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 。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 。家长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但计划如何制订一定要听取孩子的建议,如何执行则要交给孩子……如果你实在不知如何做,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比错误地做要好 。

文章插图
我的亲戚朋友们看到我女儿圆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玩耍一点不比别人少,生活能力也不差,惊奇她怎么可以做到什么都不误 。我承认人的天赋禀性有一些差异,但这差异并不是全部的决定因素 。圆圆之所以显得能量更充足一些,除去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她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 。
我承认我没有能力让圆圆像她读本科时那个室友一样,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至少没给她添乱子 。并非这个过程我没有一点焦虑和纠结,但我把心思用于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上,当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在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的最受益的道理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这是我本文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 。
推荐阅读
- 非洲巨型蜗牛可以吃吗 非洲大蜗牛可以吃吗
- 做柜子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 贴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左右 贴对联的左右顺序
- 老鸭粉丝汤的做法 老鸭粉丝汤热量
- 民用直升机速度和续航 民用直升机速度
- 草河车和拳参一样吗 草河车
- 大葱怎么保存半年,大葱怎样保存新鲜好吃不烂?
- 韩剧制片人大结局是什么!谁和谁在一起了
- 2018朗逸什么时候发布 大众朗逸2018经典版怎么样
- 什么车空间比北斗星大 北斗星后面空间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