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景区优惠“前所未有”:免门票能救市吗?( 二 )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营销策划负责人王伟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张家界大峡谷在5月1日劳动节迎来回升 , 随后在7月达到游客高峰 , 最高单日接客量接近1万人 , 在8月回落至日均2000人次左右 。
“高峰可能和免票政策没有必然联系 , 它是多个因素促成的 。”王伟国说 。由于全国疫情影响 , 今年1~5月 , 旅游行业相对冷淡 。5 月 31 日 , 跨省旅游熔断政策进一步松绑 , 熔断范围从“省”精确到“县” , 利好旅游行业复苏 。
在武夷山 , 暑期游客人数有明显上升 。武夷山主景区运营单位、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从6月18日免门票政策实施以来 , 武夷山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9.23万人次 , 实现收入6956.48万元 。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组数据 , 自6月份实施免门票政策以来 , 截至9月23日 , 已有近210万游客前往崂山风景区 。6月至8月 , 景区进山游客量达185万人次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70% 。
张家界七星仙山索道有限公司是七星山旅游度假区的运营方 , 其副总经理苏亚光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 七星山于2016年投入建设 , 今年1月22日开业 , 目前还在试运营阶段 , 为吸引旅行社、游客前往七星山 , 到年底56元门票都将免费 。
不过 , 他发现免门票政策的吸引力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 , 七星山6~8月的客流量不及1~3月 。“可能刚开业对于游客来说有新鲜感 , 加上当时山上有很厚的雪 , 雾凇、冰雕很美 。”苏亚光说 , “免门票政策主要吸引的是省内游、短途游旅客 , 还不能刺激远途游客 。”
远途游市场 , 受到疫情不确定性影响更大 。过去三年 , 旅行社经营艰难 。张家界市一位不愿具名的旅行社负责人透露 , 其旅行社从2019年高峰时期的接近100位员工 , 到现在仅有十多位员工 。“今年就做了7月一个月生意 , 我们根本不敢努力招揽游客 , 市场投入成本高 , 受不稳定因素打水漂 , 还不如不做 。”
尽管张家界在7月迎来今年的旅游高峰 , 周鸣岐认为 , 由于8月下旬为筹备湖南省首届旅游开发大会 , 张家界开始对外省旅客实行三天两检 , 省内则只需要48小时核酸 , 对省外客流量造成较大影响 。“对于旅途本要精打细算的旅客而言 , 三天两检有可能浪费两天时间 , 很容易劝退远途旅客 。”
迫于“救市”的无奈之举
免门票政策的出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门票背后有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 ”张家界旅游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当地村民向景区流转土地 , 门票收入有他们的一部分 , 他们不愿意免费开放 。”
张家界大峡谷曾在2021年11月10日至2022年2月28日对张家界市民免费开放 , 效果喜人 。王伟国介绍 ,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创立18年来 , 接待的张家界本地游客总共只有22万人次 , 但在去年的免费开放政策后 , 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超过了历史总量 , 接待了将近30万张家界市民 。

王伟国说 , 在此前针对本地游客免门票政策取得效果后 , 公司内部在今年初就讨论了全国免门票的措施 , 但政策出台还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反复权衡才正式实施 。“没人来 , 肯定没有收入;有人来 , 或许还有二次消费 。”王伟国说 , 免门票也意味着企业要承担门票的损失 , 公司管理层也有不同看法 , “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 。
出台免门票政策也有着地方政府的支持 。汪涌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张家界每年都有惠民旅游政策 , 今年相关政策更多 , 优惠政策是在市委市政府、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安排下 , 拿出方案、征求各景区意见 , 达成共识后才出台的 。
各地“救市”背后 , 是旅游业受疫情反复影响的困局 。三年来 , 多个景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根据上市公司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报告 , 2019年 , 公司全年共实现接待购票游客人数为618.27万人次 , 在2021年 , 这个数字降到311.05万人次 。武夷山主景区旅游收入也下滑明显 , 前述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三年来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 员工大幅降薪 , 经营压力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