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燕尾的意思 蚕头燕尾( 四 )


首先,蚕在静态时,是一条有生命的线 。虽然它是相对不动的,头微微隆起身体安静,无数的毛足吸附在栖息之所 。但是,它给人的感觉极富质感,静中寓动 。就像毛笔万毫齐力,在宣纸上刚刚中锋写过的墨线,饱满、有力却内藏锋芒 。
蚕在吐丝时的动作样貌,最像许多笔划形态,许多笔划的运笔 ***,可以从蚕吐丝时的动作中得到启示 。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由近及远,再到由远到近 。头的形态由隆起的圆钝,到探伸的尖突,变化十分丰富 。特别是,头带丝在空中敏捷的瞬间折返动作,恰有汉隶蚕头方圆笔的笔法之势 。
雁或燕也是华夏民族崇敬的动物 。他们是忠贞、勤劳、感恩的象征 。燕子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止是因为有一双有力的翅膀,更有一个把握方向的尾巴 。尾巴是燕子起行止的控制器 。书法收笔从燕尾得到启示,不仅是一划的收笔方式,还通过这样的笔法,调控一个字的平衡,乃至影响把握着通篇章法的走向 。
汉隶碑刻众多,面貌多样,艺术风格多彩,蚕头燕尾的具体形态千变万化,但是,其基本笔法是不变的 。
蚕头燕尾之所以能成为汉隶的代名词,成为汉隶的标志,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基本笔法 。因为,这个基本笔法揭示了汉隶艺术的基本规律 。汉隶的一切笔法都由此衍生而出 。
2、蚕头燕尾基本笔法的演绎
汉隶蚕头燕尾笔法就是汉隶的笔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汉隶所有的笔划横竖波磔点的笔法,都是由此演绎而来的 。逆入平出,一波三折,无论是波磔还是点,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完成的 。只不过有的笔划如“点”,是基本笔法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无明显蚕头燕尾的《石门颂》,和蚕头燕尾鲜明的《礼器碑》一样,其笔法都是从蚕头燕尾的基本笔法演绎而来的 。一波三折的三,不是数学意义上的三,是多的意思,变化的意思 。蚕头燕尾基本笔法,在不同的审美情景诉求下,随境而化,化而造境 。
动态多变的蚕头燕尾,不变的基本笔法 。蚕头燕尾基本笔法缔造了汉隶审美品质 。同时,汉隶内质诉求也引导、规范着蚕头燕尾基本笔法不断完善和丰富 。

蚕头燕尾的意思  蚕头燕尾

文章插图
四、蚕头燕尾笔法的意义
蚕头燕尾笔法伴随汉代隶书书体成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形成体系 。功在汉隶,意义惠及汉字书法整体 。当然更大的意义还是体现在汉隶书体之上 。
1、创立汉字书法抽象符号表意新体系
汉字发展到了汉代,开始由具象向抽象转变,逐步脱离篆书以象形为主的字型结构,建立抽象符号表意汉字结构;线条由婉曲的弧笔变为平实的直笔,曲转处由连绵圆转变为方折 。出现点、波、磔汉字笔划 。蚕头燕尾笔法,从篆书象形图案中孕育,在汉隶中成长完善,创造完美汉字笔划,表达更丰富的审美意象 。
篆书演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次变革 。其本质是开创汉字抽象符号化表意新体系,汉隶与篆书本质的不同在于,篆书是象形图案表意结构,笔划为单一画线,依附于图案,其意义在于说明图案本身;隶书是抽象符号表意结构,笔划构成字体结构 。笔划是个性符号,在字的整体结构中和而不同,独立表达,其意义在于结构的叙述,侧重于表达 。
蚕头燕尾完整笔法,诞生了点、波、磔汉字笔划,汉字书写从此可以自由提按 。为草、楷、行汉字书法抽象符号表意新形式的创立,客观上做足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
蚕头燕尾的意思  蚕头燕尾

文章插图
2、揭示了汉隶艺术的基本规律
汉隶艺术审美本质是“朴”,博大、古奥、简敛、雄浑,正大气象是它的审美特征 。完美表现这样的特征,准确传递这样的审美诉求的方式 *** 体系,就是汉隶艺术的基本规律 。
蚕头燕尾突出表现在汉隶横划之上非偶然,它顺应了华夏民族泥土文明审美诉求 。秦汉时代疆土辽阔,各民族空前大融合,社会安定,民风纯朴彪悍 。农耕社会人们依赖土地,井饮田食,崇尚自然 。蚕头燕尾左右开张,呈横向伸展之势,汉字逾显宽博;重心下沉,中宫开阔,汉字逾显稳重大气 。蚕头燕尾基本笔法在自身完善过程中,创立了一种古朴、浑厚、大气的新的书体体系结构,这就是汉隶!同时,蚕头燕尾基本笔法也很好地揭示了汉隶艺术的基本规律 。
蚕头燕尾的意思  蚕头燕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