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观火的近义词 炳若观火( 二 )


笔者并不反对京剧乃至戏曲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不反对当今戏曲作品在适当程度上提高文本的文学性以及对主题深化和哲理追求的探索 。但在新编创时,如果对剧本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过度开掘,就会使京剧在实际的舞台呈现及观赏性上受到伤害,从而对京剧表演艺术可以反复观赏且常演常新的品鉴与赏玩属性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不仅会使京剧的属性与品格发生质的改变,更会使京剧的审美特征与京剧观众的欣赏习惯发生偏离和脱节 。正如季国平先生所说,“用话剧等形式简单甚至是粗暴地改造戏曲,盲目‘创新’,去程式化和行当化,丢失了戏曲的本体;盲目追求‘精品’,从编导、音舞甚至表演,请来各路‘神仙’,因不熟悉剧种,消解了戏曲及其剧种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如此‘创新’的结果,注定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识’ 。”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在创新的同时,更应坚守京剧在艺术、历史、民族和文化等方面的核心价值 。
(摘编自刘新阳《“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坚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音乐与相关文学、表演、美术等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京剧艺术形式,没有京剧音乐的发展,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发展 。
B.京剧声腔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在京剧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特殊的地位,在论及相关问题时往往更先被谈及 。
【洞若观火的近义词炳若观火】C.关于京剧确切形成年代的说法目前有三种,虽有一定道理,但无事实依据,这种主要以京剧代表人物来认识京剧历史发展的观念并不科学 。
D.在编创京剧新剧目的过程中,一旦过度开掘剧本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将会使京剧的属性与品格发生质的改变 。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多年来,京剧各行当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等,区分不同流派的标准就是唱腔的风格特征 。
B.在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京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因而其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并不典型,具体表现为形成后较迅速地成熟起来 。
C.在许多有关京剧形成史的著作中,关于京剧确切的形成年代和发展历史众说纷纭,因为相关资料保存不足等历史原因,这一问题已经无法阐述清楚 。
D.假如本为民族古典艺术的京剧发生嬗变,走上了与西方戏剧“趋同”的发展道路,京剧及其剧种最终将面临自身价值的迷失及自身艺术特色的消弭 。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支持王评章提出的戏曲“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的观点的一项是( )
A.老一辈京剧剧作家熟悉京剧舞台、了解京剧程式化表演,创作出了《红楼二尤》等传世之作 。
B.广泛吸收话剧、音乐剧等现代表演形式的优势,结合当代社会的文化需要,改革与创新京剧 。
C.部分京剧作者以西方戏剧的框架模式为参照,使很多京剧新剧目成为“话剧加唱”的新模式 。
D.邀请编导、音舞、表演各个领域的专家,并结合当代青年观众的欣赏习惯,编创京剧新剧目 。
4.材料一中第四段使用了何种论证方式?请简要分析 。(5分)
5.材料二中称“京剧艺术”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并分析这一说法的理由 。(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最后八小时
童村
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时候,他的时间还剩下最后的8小时 。
大雪覆盖的山路上,那匹紧拉着爬犁的老马,在马鞭的催促下,一边喷着浓重的雾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着……
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 。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 。
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头年十月,他带着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最后5名战士,越过波浪滚滚的黑龙江,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当他看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的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经暗暗在心中发誓,从此之后宁肯死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故乡的土地上,也坚决不再回头 。
自然,那个时候,他还想了很多 。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复告诫战士们,在防奸反特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点马虎大意 。但是他怎么能想到,虽然倍加小心,却还是跳进了他们的陷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