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英国有个纪录片 , 叫《56UP》 。
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 , 进行跟踪拍摄 , 每七年记录一次 , 从7岁开始 , 14岁 , 21岁 , 28岁 , 35岁 , 42岁 , 49岁 , 一直到56岁 。
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 , 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 。
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 。
因为 , 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 , 忽然噗地一声 , 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 , 不由分说地 , 扎到眼前来 。 告诉我们13个字:
龙生龙 , 凤生凤 , 老鼠儿子会打洞 。
在电影里 , 60年一晃而过 , 走到后来 , 精英的孩子 , 依然是精英 。 穷人的孩子 , 依然是穷人 。
【真正教育就是拼爹!】阶层固化 , 流动困难 。 这种僵局的产生 , 到底缘于什么?
有一个总结非常棒 , 它是这么说的:其实 , 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 , 更关键的 , 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 。
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 , 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 。
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 , 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
禀持不同观念的人 , 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 , 匹配不同的行动 , 支付不同的代价 , 导致不同的结局 。
天才是不存在的 。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 , 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 , 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
它的因 , 在家庭 。
它的根 , 在父母 。
父母是无知的 , 就会以控制、奴役、摧残的方式 , 对待一个孩子 , 并且做得毫不自知 。
以恶的方式传递恶 , 以愚蠢的方式传递愚蠢 。 那么 , 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 , 孩子从一开始 , 就掉了链子 。
父母是开明的 , 就会给孩子尊重和自由 。
不强迫 , 不设置 , 接纳生命的可能 , 让孩子的最大压力 , 仅仅来自他自己 , 发现他的优点 , 欣赏他的特质 , 运用成人的思维与资源 , 帮助他放大……那么 , 他就比同龄的孩子 , 赢了一大截 。
这样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 , 纵然不成功 , 也必然成器 。
纵然不成才 , 也必然成人 。
纵然不成名 , 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 。
总而言之 , 如果我们希望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 就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
推荐阅读
- 情商和智商,更看重哪一点
- 玩,便是最好的教育
- “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 萌趣医院种菜攻略-种菜技巧及方法详解读懂您就是高手
- 大专清考就是走过场吗 大四清考
- 天秤座女怎么追
- 视频 泰国妈妈用菠萝教育女儿,推荐每个父母都看看
- 一位妈妈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举动
- 前车之鉴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 萌趣医院职员技能推荐-医护导诊技能选择详解读懂您就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