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涨的不是奶,是孩子对妈的呼唤( 二 )


如果自己当母亲的权利都争取不来 , 我们以后又该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重险阻?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从别放弃亲自抚养孩子开始 。
轻松三年 , 后悔一生
再相聚 , 请别变成孩子的二次伤害
如果你在孩子最依恋父母的婴幼儿时期没有付出心血 , 那就得坦然接受孩子在青春期的时无视你的教诲 。
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 , 我接触过最普遍的案例便是 , 父母将孩子从老人手中接来 , 却发现孩子浑身缺点 , 满是问题 。
他们对孩子或过度宠爱 , 或倍加严苛 , 亲子关系各种扭曲不堪 。
而当问到事关治疗的孩子成长细节时 , 这些父母又全然不知 。
一位母亲曾给我留言 , 说自己刚从老家接来的儿子 , 一打他 , 他就放狠话:“你再打我以后就不要你们!”
都是亲生的 , 为啥别家孩子打了还是一家亲 , 我家孩子就打不得、骂不得?为啥孩子接回来 , 却又跟我不亲?
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了日积月累的陪伴 , 亲子间何来打不走、骂不跑的亲密和信任?
重新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 , 在没有完全信任父母之前 , 父母任何一个对孩子表示“拒绝”的动作 , 都可能造成孩子的误解:“你看 , 你就是不爱我 , 就像你之前抛弃我一样 。 ”
一个孩子 , 被接到身边与父母重聚 , 一下从满是宠爱、称赞的熟悉生活里跌落到一个满是苛责的陌生世界中 。
那种迷茫、慌乱、害怕、无助、孤独的心情 , 又有几个父母能谅解……
对于那些逼不得已与孩子分开的父母们 , 重聚时也别再内疚 , 请记得 :
1、重聚后的一年里 , 请不要随意批评、纠正孩子原有的习惯 , 多夸夸他 , 你的尊重必会赢得他的信任 。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 , 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 , 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 。
3、允许孩子思念、联系之前抚养人 , 别怪他 , 去理解他 , 这个错位是你自己造成的 。
4、当孩子说出伤人、拒绝的话时 , 请接纳他的不安 , 拒绝是暂时的 , 只要你爱他 , 他终将会明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