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容运营的三个阶段以及内容运营的核心 怎样做社区内容运营?( 三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没有哪一种内容可以保证让用户永远感兴趣 。 所以这一阶段的内容运营要以用户为核心 , 基于用户生命周期为准则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 。
3. 第三阶段: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产品运营 。
如果说内容运营是做好一个方向的内容 , 那这一阶段是要以“面”的思维 , 去做好多个方向的内容 , 把内容当做桥梁去连接产品和用户;当然在实际工作中 , 我们又会发现 , 这一阶段的很多工作会和内容运营相似 , 只是两者的出发点或者围绕的核心点不同 , 前者更偏用户 , 而后者更偏产品 。
产品运营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内容型产品 , 就是靠内容来驱动的 。 典型的有知乎、微博、小红书等 。
二、内容角度的产品演化路径靠内容驱动的产品其演化路径基本可以分为四个策略:冷启动、单品策略、多品策略和生态策略 。
1. 冷启动在这个阶段 , 关键需要确定三个问题:
1)通过细分差异的内容 , 找到市场突破口 , 从而获得流量 。 比如知乎 , 深耕于问答社区 , 通过认真、专业的知识问答来构建友善的社区氛围 。
2)明确内容生产机制是PGC还是PUGC , 亦或是UGC , 比如像喜马拉雅就是典型的PUGC模式 , 而像优酷、抖音、小红书这类的算是UGC 。
3)确定内容的分发机制 , 即分类/推荐机制 , 典型的有【带标签的信息流】 , 例如今日头条的信息流 , 根据个性化推荐算法来进行内容的推送;另外还有分类专题 , 比如像喜马拉雅则是通过内容分类来让用户使用等等 。
任何一款依靠内容驱动的内容型产品 , 在冷启动阶段都需要思考清楚这三个问题 。
2. 单品策略在单品类内容下 , 获得核心竞争力和认知度 , 从而来探索商业化路径 。 其内容的生产机制 , 不管最初是什么模式 , 最后都会逐步过渡到UGC 。
在互联网强者越强的影响下 , 单品策略的产品其实并不多 , 毕竟为了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 任何内容型产品都在不断拓宽自己的内容边界 。
即使是聚焦于某个行业的社区 , 也都演变成所谓的大单品策略 , 即通过聚焦领域的影响 , 来增加社交、资讯等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像很多小说网站、从原来的单纯更新网文延伸出了社交等功能 。
3. 多品策略在单品或多品的基础上 , 再进一步扩展覆盖品类 , 并不断扩展内容边界 , 内容形式也从单一的向多元化发展 , 例如文字过渡至音频、视频等;从而增加用户体验 , 获取更多流量 , 扩大商业化价值 。
多品策略最核心的其实并不是品类的扩展 , 而是更多内容的整合;其UGC的内容生产机制必然是带有一定的激励 , 通过用户激励从而打磨出高效、高品质的内容 。
除了整合各类内容 , 多品策略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内容的分发机制;想头条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 其最大的核心点就是其推荐机制 , 基于用户规模的扩大 , 而不断增加的个性化算法推荐 , 让用户一打开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
4. 生态策略所谓生态策略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 , 其实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 就是让用户通过社区实现自生长 , 就好像一颗种子种下去 , 自己能够生长一般;再具体点 , 就是让用户在社区里可以实现交友、赚钱、购物、娱乐等等 , 所以不用一提到生态策略觉得得很复杂 。
生态策略的核心就是要在用户之间建立关系链 , 并对所有用户进行分层 , 并实施不同的用户激励机制;另外所谓的构建更丰富的商业化机制 , 其实就是利用产品机制 , 来提高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的效率 , 最终构建完整的内容生产—消费—变现生态 。
以上四个策略 , 很多时候未必只能单一选择的;很多大的内容型产品通常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以不同的策略为主 , 所以内容运营人对这几个策略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 。
具体的工作方法就是找到潜在红利空间 , 首先占据身为  , 然后对标竞争对手 , 通过内容上的核心差一点 , 不断放大来进行对标打击;同时不间断地生产头部爆款内容 , 建立杠杆 , 放大势能 , 这就是构建内容竞争力的整体路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