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趁年轻行而知之 。趁我们年轻,请多去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看一看我们和他们相比是何等的幸福,看一看我们究竟和有什么样的理由去抱怨今天生活的不容易,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困难 。趁我们年轻,请多去那些贫困山区,去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支教,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止是一丁点的经历 。当你看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时,当你看到的那些孩子们看到你新奇手机的惊讶时,当你看到那些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坚定的信念时,你一定会收获感动,收获与那些孩子们地久天长的友谊,而这些,都是要我们去外面走走,去外面去发现,去外面去学习才会获得的 。你会知道,在中国,永远都会有这么一些平时不会在电视中,不会在报纸中,不会在网络中出现的地方,人物 。如果你不出去走一走,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些的,岂不遗憾?
行而知之,我们有年轻的傲气 。多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与其在家中上网,与其与好友在外聚会何不趁年轻多出去走一走,请记住,你收获的,永远会比你想象中的更多!你学到的,永远是那些书本上不会提及的!朋友们,请趁年轻,行而知之!
知与行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
的确,中国自古就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不仅指从师学习 。亦指通过读书,参观、模仿渐渐等方式获得外界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仅囿于“从师学习”真有些OUT了,“转益多师是汝师”现在能够轻易而举的做到了,可是将“学而知之”的重要性强调到不必要的高度,本人却不敢苟同 。
愚以为,“学而知之”不如“行而知之”,从古至今,学而知之成为大儒者,不乏其人 。但真正成为治国大器,其言为万世范,其行为万世仰者,又有其几?倒是那些学有所成,而力行不辍者,撑起了华夏的脊梁!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秦始皇大概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焚书坑儒仅仅过了四年,就有了“大泽乡下义旗扬”,“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这样的大结局 。“夷平六国成一邦”的千秋大梦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被终结了 。
而让秦王朝完蛋的竟然不是喜欢是古非今的儒生,却偏偏是不怎么读书的刘项 。在这里不是鄙薄读书人,而是说明有时行动更能直指问题的实质,原本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只要一捅就破了,远胜那千言万语的灭亡预言 。
有人说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也许你会说,那他就是学而知之的圣人了 。你可曾深想:他难道不是行而知之的圣人?他立的诸多原则,不是在替三皇五帝背书,而是直面现实的褒贬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正是他行而知之的结晶 。
西方先哲苏格拉底更是以身试法,让箴言成了千古 。“认识你自己 。”恐怕更是行而知之的体会,而非学而知之的结果 。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就是“回到问题本身” 。是的,就拿我们的宪政梦来说,多少是非诉讼,几多引经据典,可我们对宪政的认识依旧莫衷一是 。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已经不乏西方的启蒙,亦有百年宪政的沉痛教训,有关的文献更是汗牛充栋,几十年的时间更让我们明白,实行宪政刻不容缓,这是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的常识,可谓行之知更深,践之情更切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躬行方悟前人错,亲践才分晦与明 。在今天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强调“学而知之”同时,更要重视“行而知之” 。知可导行,行可正知,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行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将鲁迅先生的原话,改了一个字,呈现于此,让我们共勉!
推荐阅读
- 高考温暖的时刻优秀作文800字
- 高考优秀作文800字议论文 追求完美高考优秀作文800字
- 勇气话题作文800字高考满分 温暖的瞬间话题作文高考800字
- 迎战高考作文800字 时间高考作文800字七篇
- 高考温暖的旅程话题作文800字
- 2022年满分作文高考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 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话题预测之五高考作文
- 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话题预测之四高考作文
- 美就在身边优秀作文800字 温暖就在身边高考优秀作文800字
- 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话题预测之七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