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方法5篇( 五 )


9.不断运用,巩固记忆 。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 。"总之,记忆因各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习习惯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无论哪种记忆方法,只要符合记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
高考状元笔记:化学离不开记忆
王龙(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题目量较多,单题分较少,因此波动性不大,比之数、理较为稳定 。它需要识记许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基本解题方法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点 。但它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物质推断题中,你好像看到一个摩术师在向你展示其技艺而你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化学老师说,学习化学要首先对各物质性质非常熟悉,因为一些题(如物质推断题)并不能用逻辑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现象“猜”出物质或元素,这就需要对知识很熟悉 。在熟悉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出知识框表,当然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否则分类就没有明确标准 。就这样一个框套一个框,许多小体系组成若干中体系,再结合,直至整个体系 。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来形成最基本框架,下面细分,哪些族氧化能力强,哪些物质可作半导体……同时记住一些特殊现象,如CuSO4和H2S可生成H2SO4,用弱酸H2S产生强酸 。这方面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讲,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老师讲教 。
相关资料:高考每月 大事备忘 高考模拟试题 历年高考真题 大学查询数据库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大概是大家感觉比较好的科目,它和数学、物理一样,要把听课、钻研课本、做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化学中有几个板块: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电化学、有机化学等 。我认为学好化学要注意多记、多用、多理解,化学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比较大,重要题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许多化学反应的特征比较明显,记牢之对于解推断题将会有很大帮助 。在平时多做题时要注意总结很多有用的小结论,并经常用一用,这在高考时对提高速度有很大帮助 。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占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选择题是取得好分数的致胜因素 。如何才能做得快呢?这就需要你从大量解题的训练中找出一些小窍门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45克水蒸气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后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 。如果拿到题马上开始算,大约要2~3分钟,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窍门,注意到该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间,那你可只用二秒钟时间就选出正确答案 。类似这样的小窍门还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寻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数 。
另外,学好复习好化学并在考试中取胜的一个经验是学会“猜” 。这种“猜”实际上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推断,要有一定的基础,做的题多了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一种“灵感”,自己可以创造“猜”法,因为它是你勤劳学习的结晶,不是乱猜 。我用“猜”法解题,通常比正规解法快几倍,尤其是解决推断题和选择题,正确率很高 。当然即使是一看题就知道答案也要进行检验 。最后,对化学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要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它们通常代表着出题的新趋势,高考中很有可能会触及的,值得认真玩味 。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范文5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带初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课,这些学生有的学习习惯比较好,但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对于他们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时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
二、教材分析
沪教版新教材是按照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 。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