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高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六 )


COOH
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
CH3—C
O
O
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结构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
O O
酐,甲酸酐应为:H—C—O—C—H 。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无机酸酯 (CH3CH2ONO2)
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
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应;(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
O O
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若与足量溴 水反应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
O
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则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设成立 。
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则 y=1
则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2O3 得出n=18
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 。(提示: _=3,即有3个不饱和度,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
【能力训练】
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从结构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______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_____ 。
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
(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A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分子结构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链烃 [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若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_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_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 。
【能力训练答案】
1、27种,烯酚或环酚类 。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3、当 ≤_<1为烷烃,当_=1为烯烃,当1
高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4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 。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 。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 。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 。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_的含义 。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_的含义 。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