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二 )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 。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 。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
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篇2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与比较、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位置、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图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总复习 。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最后的总复习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
二、指导思想: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
四、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看图列式
五、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习习惯方面 。90%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1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
2、计算方面 。对于20以内计算8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2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 。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习惯的教育 。
3、解决问题方面 。本学期主要学习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 。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
4、操作方面 。本学期认智慧广场重叠问题,移多补少问题基础不好的可以动手操作 。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
六、复习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 。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