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意思是什么?( 二 )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
爆竹爆炸过程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使其远遁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 。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
爆竹传说
传说一
驱赶“年兽”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爆竹传说
传说二
独脚山鬼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 。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 。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 。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
传说三
李畋先师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 。据说,魏征权力很大,“日管人间,夜辖阴曹” 。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 。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 。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 。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 。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 。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 。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 。但是,一年365个夜晚,夜夜要守护,实在苦了秦叔宝和尉迟恭 。正在为难之际,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山叫谷鸣,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 。这样一来,鬼怪邪魅是吓跑了,可是爆竹发出大声,仍然使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寝 。后来,又有人想出办法,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宫的门上,一镇鬼怪邪魅 。所以,秦叔宝、尉迟恭后来就成了门神 。李畋除用爆竹守护李世民的寝宫外,他还用爆竹驱岚散瘴 。因为当时唐朝征战频繁,疫病盛行,贫民遭殃 。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 。所以,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 。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 。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师会,在祖师爷生日这天,大办宴席,铳炮齐鸣,叩头下跪,隆重庆祝一番 。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一宣沿袭到解放初期 。2010年上栗国际花炮节4月16-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畋故乡上栗举行 。主题以“科技烟花、神奇上栗” 为主题,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 。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电子,遥控点火,使现代烟花,焰火燃放更加安全,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丰富多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