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半个月跨境电商不想干了怎么办? 做了半个月跨境电商不想干了( 三 )


目前国际市场上 , 独立站相对而言数量更多品类更垂直 , 而电商App的集中度则高很多 。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很简单的逻辑 , 每个人一年里可能都会有意无意地进入到很多购物网站 , 但是你的手机里不需要第五个电商App 。在这种情况下 , 所谓的13%很有可能是亚马逊、速卖通、虾皮的支付转化率 。那么问题又来了 , 在消费者信任度和实际的购买体验上 , 我们能跟那些GMV百亿千亿甚至更高的公司相比吗?如果比不了 , 那么这个被巨头们所平均的数据 , 我们又如何能达到呢?
但是老板一直秉承着这个观念 , 在App的营销负责人处于非常难受的状态时 , 老板让她放宽心 , 加大预算去投放 。同时老板反复跟她强调App的转化率是肯定大于独立站的 , 她只管控制安装成本 , 后面的转化由运营负责 。
结果一个周末花了650刀 , 一个订单都没有 。
之后老板跑来找我 , 问我是为什么会这样?
老板为什么要来找我呢?这说明他最后还是认为这是营销的问题 , 并不是运营或者产品的问题 。而且他认为App的营销负责人有问题 , 而他自己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 所以他要来问我 。他没有去思考这里面的底层逻辑 , 也不知道那位营销负责人的操作方法 , 他只是凭感觉 , 认为那个人不行 , 于是让我上 。
而我留了一个心眼 , 招了一个ASO去负责App的营销工作 , 我自己的重心还是放在独立站上面 。后来果不其然 , 老板看App还是推不起来 , 将那位优秀的ASO给优化掉了 。而他也开始鼓吹起ASO无用论来 , 毫不思考ASO所需要的时间积累 , 以及为什么没有做起来的底层原因 。自信+不注重细节导致他就简单粗暴地认为是人不行 , 而不是产品不行、运营不行、营销方法存在优化空间等等 。当然 , 他也不知道我特地留了个心眼去避开这颗烫手山芋 。
在信息流渠道上 , 我将App的投放工作全权交给我的部下去做 , 我自己还是把心思放在独立站上面 。以至于后来老板天天开小会 , 问我能不能把独立站的营销交给我的部下 , 让我去做App的营销实操工作 。我反复跟他说 , 具体的实操工作不管是我去做还是我的部下去做 , 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别 。这里有一半是气话 , 一半是实话 。气话在于他当时把App改得跟我的独立站一模一样 , 然后国家市场也切成了一样的市场 , 还让我用同样的素材、同样的受众 , 去对App做投放 。我本来已经测出几个家居类的素材了 , 他直接粗暴地把那些品类全部从App里下架下掉 。而且我们的App是有网页版本的 , 现在让我自己跟卖自己的产品 , 自己跟自己抢流量 , 让App的“低转化率”去消化从我独立站抢过来的流量 , 给独立站的GMV带来压力 , 这种没逻辑的事情我实在没办法去做 。我们的品类即便在标品中也算是相对小众和垂直的品类 , 这种做法肯定会拉高现有广告的CPM , 为什么我非得这么做呢?明明投新兴市场就是因为竞争足够低 , 并因此导致足够低的CPM 。
但是另一半是实话 。
我为什么不想在信息流渠道做App的投放呢?因为我很清楚 , 在我们公司没有deeplink技术支撑的背景下 , 用1688上爆款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广告 , 那最后一定没有好的结果 。别人家的App都自己做的视频、字幕还有配音 , 基本都是品宣类而不是产品类的素材 。而我们用着早就被独立站们用烂的产品图片和产品视频制作广告素材让人家下载App , 下载完之后进入首页还要自己去寻找广告中出现的产品 。这如何能让我们脱颖而出从中取胜呢?也还好我一直都留着心眼 , 因为他真的从没思考过那些问题 , 就是简单粗暴地认为是人的问题 。
另外 , 这个老板被公司员工忽悠 , 信了谣言 。细想也应该算是过于自信+不注重细节惹的祸吧 。
3、关于承担责任
我至今记得 , 我主导的这个独立站项目曾经差点被毙掉 。
当时我们选好了品类和市场 , 我也做好了整体的方案 。跑了3天下来 , 因为我测试的成本比较大 , 所以导致周一开会的时候数据不是很好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