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陆游的思想感情?( 四 )


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 。这几句词意味深长 。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 。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 *** 行径 。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 。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 。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 。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更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 。而这“劲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 。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 。“咏梅”,托物言志,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
3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 导语:《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欢迎借鉴!
《卜算子 咏梅》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分类标签:描写梅花 宋词三百首 初中
作品赏析
【简析】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 ***,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怀抱 。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 。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 。下片首二句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后二句说他即使被碾的粉碎,其清香的品质也不会改变 。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更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

推荐阅读